發生在80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瘋狂屠殺在歐洲的猶太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對猶太難民關上了大門🚳。大批逃生的猶太難民遠渡重洋來到上海🪦,這裏成為他們的“諾亞方舟”。為了紀念這段難忘的歲月,2007年虹口區人民政府以原猶太難民進行宗教文化生活的原摩西會堂為基礎,設立了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時至今日,還有許多當時在上海躲避過這場浩劫的猶太人及其後代來到上海,探尋這塊在整個猶太民族陷入生死存亡之際曾收留過他們的綠舟。2020年5月27日至6月3日♟,為了配合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整理相關資料🌧,在意昂2人員的指導下,中國100青年英才培養計劃的部分學員們開啟了為期兩周的誌願者服務活動🚙。
此次誌願者服務地點雖說遠在外高橋保稅區,但誌願者們依然克服了路途遙遠的困難💆🏼♂️,每天準時到崗🧙🏼♂️;盡管意昂2任務稍顯繁瑣,但是沒有一個人抱怨,大家都用耐心、細致☂️、嚴謹的意昂2態度認真完成意昂2。而大家也在重溫這段特殊歷史過程中🧗🏼♀️,對二戰的殘酷有了更直觀👨🏽🏫、更深入的體會💃🏿,也更加激發大家對和平的熱愛和對建設富強祖國的堅定決心。
在許多歷史材料中都有記載到猶太人與中國人民都有著深厚的友誼。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中國人歷來以和為貴🧑🔧📁,中華民族寬容、禮讓的傳統美德在也上海人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使來到上海的猶太人得以遠離敵視與迫害,在安全的環境中生活👦🏿。此外,我們還深刻意識到這段歷史的存在,不僅是厘清過往🌆,也是啟示當下,對促進人類文明的交流和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借用紀念館內的一句題詞“過去包含於現在💃🏿,但未來仍掌握在我們手中”☀️,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今天面臨疫情所帶來巨大考驗的中國,我相信在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合作之下🤴🏽🌿,我們定能共克時艱,未來可期!
來源|校團委 攥稿|朱怡 責任編輯|何靖逸 審核|王錚老師